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绒毡层细胞发育和退化过程的亚显微结构
被引:5
作者
:
陈朱希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
陈朱希昭
机构
:
[1]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
来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5年
/ 04期
关键词
:
细胞发育;
花药壁;
绒毡层;
亚显微结构;
细胞超微结构;
太谷核不育小麦;
谷麦;
退化过程;
可育株;
不育株;
D O I
:
10.13209/j.0479-8023.1985.04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绒毡层细胞的发育和退化情况进行了电子显微镜的系统观察,主要结果如下: 1.太谷麦可育株花药绒毡层细胞发育过程中亚显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液泡系与内质网的动态方面。一种“类似自体吞噬泡”结构的形成,可能与绒毡层的解体直接有关。当药室腔内形成四分体和早期小孢子时,绒毡层的发育似乎达到“成熟”阶段,其结构表现最为复杂、多样。在小孢子发育后期,绒毡层细胞开始转向退化。同一药室中各绒毡层细胞转向退化的时间,先后有所不同。 2.太谷麦不育株花药绒毡层细胞的发育进程和亚显微结构与可育株有明显的不同。当药室腔内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期Ⅰ时,不育株绒毡层细胞表现了某些退化细胞的特征,包括自体吞噬泡的形成、亲锇颗粒的出现和液泡化程度的增强等。以后,绒毡层细胞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解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组织和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J].
陈朱希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
陈朱希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耀堂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信曾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
(03)
:235
-240+343
[2]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祥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景扬
.
作物学报,
1983,
(03)
:151
-156+217
[3]
太谷核不育小麦小孢子退化过程的研究
[J].
周骏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周骏芳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4)
:14
-18+34
[4]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陈朱希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生物系
陈朱希昭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2)
:13
-16+34
[5]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不育小麦鉴定总结
[J].
邓景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
邓景扬
;
高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
高忠丽
.
作物学报,
1980,
(02)
:85
-98
[6]
1977: Mitochondrial degeneration in Texas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corn anthers..Warmke; H. E. and Sheu-Ling Janet Lee;.J. Heredit.,
←
1
→
共 6 条
[1]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组织和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J].
陈朱希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
陈朱希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耀堂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信曾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
(03)
:235
-240+343
[2]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祥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景扬
.
作物学报,
1983,
(03)
:151
-156+217
[3]
太谷核不育小麦小孢子退化过程的研究
[J].
周骏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周骏芳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4)
:14
-18+34
[4]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陈朱希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生物系
陈朱希昭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2)
:13
-16+34
[5]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不育小麦鉴定总结
[J].
邓景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
邓景扬
;
高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
高忠丽
.
作物学报,
1980,
(02)
:85
-98
[6]
1977: Mitochondrial degeneration in Texas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corn anthers..Warmke; H. E. and Sheu-Ling Janet Lee;.J. Heredit.,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