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意愿、实践与逻辑分析——基于河南省H县的调查

被引:5
作者
刘涛
机构
[1]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农地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不同的话语体系说明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可能以及预期的后果,但是规模化流转的话语体系是否适合当前的农村现实?笔者以河南省H县村庄土地流转的情况为经验材料,考察了规模化土地流转能够达成的条件,分析出土地流转后形成的相关后果,认为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制约性因素较大,尤其是乡村治权弱化甚至丧失后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流转需要在重塑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的基础上谨慎推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民地权诉求的表达结构 [J].
陈柏峰 .
人文杂志, 2009, (05) :150-156
[3]   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农地制度的实践演变——以湖北罗村为例 [J].
郭亮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05) :19-25
[4]   回到土地是农民最基础的人权 [J].
贺雪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14-16
[5]   强调农民地权,限制“圈地运动” [J].
秦晖 .
绿叶, 2008, (11) :61-68
[6]   农村政策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 [J].
温铁军 .
中国市场, 2008, (16) :13-13
[7]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J].
党国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2) :8-24
[8]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9]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10]  
改造传统农业.[M].(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