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联防联控制度

被引:20
作者
高桂林
陈云俊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联防联控;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环境质量; 立法完善; 环保约谈;
D O I
10.14026/j.cnki.0253-9705.2015.18.007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2015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增了重点区域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一般规则。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规定存在基本原则缺失、可实施性不强、地方利益失衡、法律责任模糊等问题,建议今后的相关立法明确基本原则、提高可实施性、协调地方利益、细化法律责任、借鉴环保约谈。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法制构建 [J].
高桂林 ;
陈云俊 .
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5) :93-97
[2]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改建议 [J].
常纪文 .
环境保护, 2015, (Z1) :37-39
[3]   大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法经济学分析 [J].
高桂林 ;
陈云俊 .
广西社会科学, 2014, (11) :81-87
[4]   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中的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J].
高桂林 ;
姚银银 .
法学杂志, 2014, 35 (08) :26-35
[5]   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J].
王灿发 .
中国法学, 2014, (03) :34-53
[6]   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 [J].
柴发合 ;
云雅如 ;
王淑兰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 38 (0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