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PM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36
作者
吕森林 [1 ]
陈小慧 [1 ]
吴明红 [1 ]
焦正 [1 ]
文铁桥 [2 ]
毕新慧 [3 ]
盛国英 [4 ]
傅家谟 [4 ]
机构
[1]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射线应用研究所
[2]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不详
关键词
PM2.5; 化学元素; 场发射扫描电镜; 生物活性;
D O I
10.13227/j.hjkx.2007.03.00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了上海市区和郊区春季和夏季的大气PM2.5样品,分析了市区和郊区春夏2季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使用PIXE(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分析技术获得S、K、Ca、Ti、Cr、Mn、Fe、Ni、Cu、Zn、As、Se、Br、Sr、Pb等1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在春季(5038.6ng.m-3)比在夏季(3810.6ng.m-3)高,春季郊区(2528.9ng.m-3)和市区(2509.7ng.m-3)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相当,夏季市区样品(1674.2ng.m-3)中化学元素质量浓度的总量比郊区(2136.3ng.m-3)的低,但来自人为污染的化学元素(Cr、Mn、Ti、Ni、Cu、Zn、As、Br、Sr、Pb)在市区PM2.5中的含量较高;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显示,上海PM2.5主要由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生物质颗粒和不明物质组成,质粒DNA评价揭示上海市区PM2.5比郊区的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市区样品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和较多的烟尘集合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上海冬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PIXE研究 [J].
张元勋 ;
王荫淞 ;
李德禄 ;
李燕 ;
张桂林 ;
张元茂 ;
郑叶飞 ;
山祖慈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5, (S1) :1-5
[2]   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TimJones ;
吴明红 ;
焦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63-869
[3]   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相关分析 [J].
戴海夏 ;
宋伟民 ;
高翔 ;
陈立民 ;
胡敏 .
卫生研究, 2004, (03) :293-297
[4]   北京西北城区与清洁对照点夏季大气PM10的微观特征及粒度分布 [J].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科学, 2003, (05) :11-16
[5]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6]   生物质燃烧颗粒物的定量分析和化学形态 [J].
刘咸德 ;
李玉武 ;
董树屏 ;
Van EspenP ;
Adams F ;
Maenhaut W .
环境化学, 2002, (03) :209-217
[7]   气溶胶自由基毒理学机制的研究 [J].
童永彭 ;
倪新伯 ;
张元勋 ;
程峰 ;
仇志军 ;
屠铁城 ;
姚思德 ;
张桂林 ;
叶舜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6) :65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