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阶段划分——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对1978—2013年的测算和分解

被引:4
作者
钟世川
机构
[1]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偏向; 劳动产出弹性; 资本产出弹性; 中性技术进步; 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上还是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1997年前各地区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而1997年后表现为资本偏向型;1997年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技术进步偏向直接影响到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劳动产出弹性、降低资本产出弹性有助于减缓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滑,进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钟世川 .
经济学家, 2014, (07) :46-54
[2]   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 [J].
李平 ;
钟学义 ;
王宏伟 ;
郑世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1) :3-21
[3]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9) :3-12
[5]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6]   中国三大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J].
叶德磊 ;
邓金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 (01) :102-107
[7]   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基于中国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石风光 ;
李宗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2) :19-31
[8]   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分解与效率演进 [J].
蒋萍 ;
谷彬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8) :44-56
[9]   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 [J].
刘小玄 ;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5-54
[10]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