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被引:39
作者
盖红梅 [1 ]
李玉刚 [1 ]
王瑞英 [1 ]
李振清 [1 ]
王圣健 [1 ]
高峻岭 [1 ]
张学勇 [2 ]
机构
[1]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鲁麦14; 济麦22; 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骨干亲本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对鲁麦14及其6个衍生品种(系)进行了全基因组SSR扫描分析。在350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66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1~5个等位变异,平均1.9个,位点平均多态性指数(PIC)为0.21。UPGMA聚类分析表明,济麦22和鲁麦14聚为一类、青丰系列4个品种(系)聚为一类,这两类形成一个大的分支,而济麦20与这些品种的关系较远。在所检测的350个位点中,与鲁麦14相同的位点数,济麦22有235个(67.1%),济麦20有210个(60.0%),青丰1号有229个(65.4%),青农2号有247个(70.6%)。这些相同位点多数以一个大的染色体区段传递至子代,且有的区段在6个衍生品种(系)中共享,如5A的gwm304-barc360-gwm415-barc1区段和6D的barc196-gdm127-barc123区段等。济麦22在21条染色体上都有与鲁麦14相同的位点,但染色体间差异较大,相同位点比例超过70%的染色体有3A、4A、7A,2B、4B、7B、1D、3D和4D;相同位点比例最低的是3B,仅46%。同一连锁群上,位点之间多呈连续区段分布,大多与已发现的重要性状分布簇相吻合。因此认为,鲁麦14的优良遗传背景对济麦22有重要贡献。在育种实践中,除需关注重要基因的导入外,还应注意骨干材料主体背景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亚洲地区中、外大豆品种幼苗期耐淹性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J].
孙慧敏 ;
张军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10, 36 (10) :1615-1623
[2]   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 [J].
袁园园 ;
王庆专 ;
崔法 ;
张景涛 ;
杜斌 ;
王洪刚 .
作物学报, 2010, 36 (01) :9-16
[3]   小麦骨干亲本“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 [J].
韩俊 ;
张连松 ;
李静婷 ;
石丽娟 ;
解超杰 ;
尤明山 ;
杨作民 ;
刘广田 ;
孙其信 ;
刘志勇 .
作物学报, 2009, 35 (08) :1395-1404
[4]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J].
盖红梅 ;
王兰芬 ;
游光霞 ;
郝晨阳 ;
董玉琛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5) :1503-1511
[5]   Bassam和Sanguinetti银染方法在SRAP和TRAP标记中的比较研究 [J].
任民 ;
贾兴华 ;
蒋彩虹 ;
杨爱国 ;
王日新 .
生物技术通报, 2008, (01) :113-116+121
[6]   欧洲与东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J].
王兰芬 ;
BALFOURIERF ;
郝晨阳 ;
EXBRAYATVINSONF ;
董玉琛 ;
盖红梅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12) :2667-2678
[7]  
Hitchhiking Effect Mapping: A New Approach for Discovering Agronomic Important Genes[J]. ZHANG Xue-yong1*, TONG Yi-ping2*, YOU Guang-xia1, HAO Chen-yang1, GE Hong-mei1, WANG Lan- fen1, LI Bin2, DONG Yu-shen1 and LI Zhen-sheng2 1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rmplasm & Biotechn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National Facility for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Beijing 100081, P.R.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Cel
[8]   从鲁麦14号的育成论小麦种质资源改良策略 [J].
方正 ;
刘维正 ;
杨今胜 ;
翟冬峰 ;
刘为更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6) :129-132
[9]   鲁麦14号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 [J].
王玉心 ;
牟春生 .
山东农业科学, 1992, (06) :13-14
[10]   Sodium exclusion QTL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eedling growth in bread wheat under salinity stress [J].
Genc, Y. ;
Oldach, K. ;
Verbyla, A. P. ;
Lott, G. ;
Hassan, M. ;
Tester, M. ;
Wallwork, H. ;
McDonald, G. K.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0, 121 (05) :87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