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凹陷区上生下储式源储组合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9
作者
杨玉华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杨油层; 油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倒灌”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藏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的分布关系,对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剖面分布有3个特征:油主要分布在距青一段源岩底部300m深度范围内;油主要分布在扶余油层,少量分布在杨大城子油层;上油下水分布.油平面分布有2个特征:油围绕着凹陷呈环带分布;油聚集在高断块上的地垒构造.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在剖面上的分布,主要受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深度、层位和油源充足程度的控制,油在平面上分布主要受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范围、距油源远近和油源充足程度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21 +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王有功 .
沉积学报, 2008, (02) :355-360
[2]   泥岩盖层的超压封闭演化特征及封气有效性 [J].
付广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5) :7-9+46+117
[3]   基于声波时差的超压源岩上、下排烃分配量方法及其应用 [J].
冯莉恒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1) :22-24+37+130
[4]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贾承造 ;
赵文智 ;
陶士振 ;
谷志东 ;
侯启军 ;
赵占银 ;
宋立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25-130
[5]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特征 [J].
周永炳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5-9+141
[6]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垂向运移及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J].
付广 ;
杨丰平 ;
孟庆芬 ;
杜春国 .
海洋石油, 2004, (03) :14-20
[7]   三肇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初步研究 [J].
薛永超 ;
付广 ;
彭仕宓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5) :8-12
[8]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勘探潜力分析 [J].
林景晔 ;
张革 ;
杨庆杰 ;
郝爱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3) :16-18+90
[9]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J].
傅广 ;
张云峰 ;
杜春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22-24
[10]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 [J].
付广 ;
付晓飞 ;
刘安英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6)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