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10年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

被引:29
作者
邓帆 [1 ,2 ]
王学雷 [1 ]
厉恩华 [1 ]
蔡晓斌 [1 ]
黄进良 [1 ]
胡砚霞 [1 ,2 ]
姜刘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遥感; 湿地变化; 驱动因素; 洞庭湖; 决策树分类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不同时相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洞庭湖湿地信息,完成洞庭湖四期湿地类型分布图;同时分析洞庭湖湿地植被群落动态变化特征、驱动因素以及湿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7 a来洞庭湖滩地植被分布和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林滩地面积净增367.88 km2,变化比例为1127.51%,分布范围向洲滩主体扩展,成为主要滩地类型;芦苇滩地面积减少44.09 km2,草滩地面积增加2.99 km2,变化比例分别为-5.80%和0.40%.洞庭湖湿地的变化一方面受洞庭湖泥沙淤积和滩地植被演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天然湿地植被的破坏,特别是人工种植芦苇和滩地造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为有效保护洞庭湖湿地,要合理开发洲滩资源,保护天然湿地植被,合理规划和控制滩地造林.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J].
徐怡波 ;
赖锡军 ;
周春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4) :452-459
[2]   洞庭湖区杨树产业化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J].
宁佐敦 ;
胡利平 .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03) :86-90
[3]   洞庭湖湿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J].
王灵艳 ;
郑景明 ;
罗菊春 ;
袁正科 ;
杜冠华 .
环境保护, 2009, (08) :47-49
[4]   基于知识的洞庭湖湿地遥感分类方法 [J].
王红娟 ;
姜加虎 ;
黄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70-373
[5]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揭二龙 ;
李小军 ;
刘士余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500-503
[6]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J].
袁正科 ;
李星照 ;
田大伦 ;
袁穗波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 (01) :109-116
[7]   通江湖泊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作用 [J].
陈进 ;
黄薇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01) :13-17
[8]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J].
刘子刚 .
地理科学, 2004, (05) :634-639
[9]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J].
姜加虎 ;
黄群 .
生态环境, 2004, (02) :277-280
[10]   鄱阳湖区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分析及其恢复对策探讨 [J].
刘桃菊 ;
陈美球 .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