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经济制度供给模式之转变

被引:3
作者
胡光志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制度供给; 法律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虚拟经济”在中国经济学界已经是人们广为接受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与实体经济相对的以金融证券市场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开始滋生并渐趋发达。然而,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虚拟经济既往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供给模式是“以国家主义为中心、以行政控制为主导的强制性供给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今后中国虚拟经济的制度供给,必须向“多元、开放和法治的制度供给模式”移转。而实现这种移转的关键,在于如何削弱目前政府对虚拟经济的过度控制与干预,弱化政策的功能,建立真正符合市场自身逻辑的法律制度,并实现市场治理的法治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249 +2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论制度变迁中的供给和需求错位 [J].
李海伟 .
生产力研究, 2005, (03) :17-18+65
[3]   虚拟经济探微 [J].
成思危 .
管理评论, 2005, (01) :3-8
[4]   关于我国金融制度供给问题的探讨 [J].
王鹏飞 .
发展, 2004, (11) :54-55
[5]   “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功能研究 [J].
丛正 ;
谢长青 ;
李小燕 .
商业经济, 2004, (10) :58-59
[6]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J].
裴汉青 .
经济纵横, 2004, (03) :17-19
[7]   关于虚拟经济的几个问题 [J].
王国刚 .
东南学术, 2004, (01) :53-59
[8]   我国虚拟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J].
廖湘岳 .
求索, 2003, (02) :29-31
[9]   论当前我国制度供给现状及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 [J].
邓大才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6) :67-72
[10]   虚拟、虚拟经济与虚拟生产力 [J].
李宪徐 .
理论探讨, 2002, (05)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