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高晓丽 [1 ]
张书函 [2 ]
肖娟 [1 ]
孟莹莹 [2 ,3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填料; 组成及配比; 渗透性能;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5.20.004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生物滞留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雨水处理措施之一。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填料的研究。生物滞留系统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介绍了国外已有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去污效果、渗透性能、填料的改良及填料深度,分析了填料的整体筛选,以期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的筛选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雨水花园设计要点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探讨附视频 [J].
王建军 ;
李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7) :164-167
[2]   基于生物滞留的城市道路雨水滞蓄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J].
孟莹莹 ;
王会肖 ;
张书函 ;
陈建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Z1) :286-291
[3]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J].
潘国艳 ;
夏军 ;
张翔 ;
王红萍 ;
刘恩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6) :97-101
[4]   生态滤沟对城市路面径流的净化效果 [J].
李家科 ;
杜光斐 ;
李怀恩 ;
沈冰 ;
李亚娇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4) :1-6+11
[5]   模拟生物滞留池净化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 [J].
胡爱兵 ;
李子富 ;
张书函 ;
陈建刚 .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13) :75-79
[6]   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J].
潘国艳 ;
夏军 ;
张翔 ;
王红萍 ;
刘恩民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05) :13-15
[7]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J].
孙艳伟 ;
魏晓妹 .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 (02) :98-103
[8]   生物滞留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的重要问题探讨 [J].
孟莹莹 ;
陈建刚 ;
张书函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24) :20-24+38
[9]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J].
李俊奇 ;
向璐璐 ;
毛坤 ;
李宝宏 ;
李海燕 ;
车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0) :129-133
[10]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径流中氮磷的控制效果研究及应用[D]. 罗艳红.北京建筑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