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38
作者
邓树荣
王贤明
李洪韬
何光银
机构
[1]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内科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流变学;
D O I
10.13210/j.cnki.jhmu.2013.04.003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针灸等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锻炼。两组均为14d一疗程。取两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7d和14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3+477 +4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积分与TOAST亚型的关系[J]. 唐华,顾柏林,周湘明,欧希军,赵合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1)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调查研究 [J].
王振海 ;
谢柳青 ;
赵春梅 ;
刘强 .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3) :2605-2608
[3]   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临床切入点与优势探讨 [J].
张新春 ;
蔡业峰 ;
黄燕 .
新中医, 2012, 44 (05) :1-3
[4]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J].
缪新伟 ;
李正元 ;
姚乐 ;
朱娇玉 ;
周学春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01) :43-44
[5]   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张红智 ;
张秋娟 ;
鲍春龄 ;
张云云 .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 (11) :2126-2129
[6]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J].
董锦丽 ;
倪光夏 .
江苏中医药, 2009, 41 (09) :81-82
[7]   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乔海平 ;
王少兰 ;
武朝霞 .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34) :56+59-56
[8]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评估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J].
杨志新 ;
卞金玲 ;
许军峰 ;
申鹏飞 ;
熊杰 ;
郭家奎 ;
张智龙 ;
李军 ;
石学敏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 (11)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