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规范理论适用批判论

被引:37
作者
成协中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保护规范理论;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保护规范理论与德国基本法确立的权力分立体制和高度重视权利保障之司法传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但保护规范理论在我国的引入存在较大的逻辑断裂和价值张力。一是行政诉讼的主观诉讼功能定位,尚需要更充分的论证;二是保护规范理论蕴含的个人主义假定与个人在我国公法上的积极能动的法权地位也不一致;三是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可能造成司法保护范围的限缩;四是保护规范理论适用所要求的基本权利的辐射效力、敏感于权利保障的法解释技术、高强度的司法审查标准,在我国当下亦难满足。如此,保护规范理论的引入,不仅难以实现利害关系判定客观化的预期目标,更会导致宪法赋予行政诉讼的权力监督和权利保障的双重功能严重萎缩。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中“利害关系”的判断结构 [J].
章剑生 .
中国法学, 2019, (04) :244-264
[2]   作为利害调整法的行政法 [J].
王贵松 .
中国法学, 2019, (02) :90-109
[3]   保护规范理论的历史嬗变与司法适用 [J].
赵宏 .
法学家, 2019, (02) :1-14+191
[4]   新旧保护规范论 [J].
哈特穆特鲍尔 ;
王世杰 .
财经法学, 2019, (01) :97-126
[6]   论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J].
江必新 .
法律适用, 2018, (07) :2-9
[7]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诉的利益 [J].
王贵松 .
比较法研究, 2017, (02) :19-30
[8]   论政府规制中的合作治理 [J].
宋华琳 .
政治与法律, 2016, (08) :14-23
[9]   论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J].
何海波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70-88
[10]   行政诉讼法修订基本问题之思考 [J].
薛刚凌 .
中国法学, 2014, (03) :22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