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3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13
作者
罗东明 [1 ]
陈召佑 [2 ]
吝文 [3 ]
苑保国 [3 ]
向树安 [3 ]
机构
[1] 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2]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认为工区盒2、3段,不仅仅发育单一河流相沉积体系,而是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识别并划分了工区内沉积相、沉积亚相、沉积微相。另外,对工区特有沉积特点的研究,结合沉积过程和岩性特征,对重点沉积微相进一步划分为超微相。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克拉通沉积阶段,盆地内部坡度非常平缓的地形和北部蚀源区的抬升是形成大牛地气田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的主要地质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海安凹陷安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建筑结构分析 [J].
邵先杰 ;
钟思瑛 ;
廖光明 ;
陈志湘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2) :5-7+103
[3]   精细气藏描述中的沉积微相研究——以大牛地气田山一段地层为例 [J].
唐海发 ;
赵彦超 ;
于广瀛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5-8+89
[4]   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沉积相分析 [J].
高青松 ;
刘忠群 ;
郭耀华 .
天然气工业, 2001, (S1) :27-29+10
[5]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风暴重力流沉积 [J].
杨剑萍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26-29+7
[6]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7]   东濮凹陷西部湖相风暴沉积的初步研究 [J].
姜在兴 ;
赵澂林 ;
刘孟慧 ;
袁政文 .
沉积学报, 1990, (01) :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