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30
作者
周新科
许化政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浅水成盐; 低位盐; 砂体分布; 高频振荡湖盆; 古地理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岩心观察及精细的层序地层对比表明,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的盐岩与暗色泥岩、膏泥岩及砂岩具有共生组合关系,盐岩是低水位期的沉积。在高水位期,盆缘沉积了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盆内沉积了深灰色泥岩和少量重力流砂体;在低水位期,湖盆面积缩小,许多地区暴露地表,从湖泊中心向周围沉积物依次为盐岩、膏岩、膏泥岩、碳酸盐岩、灰质泥岩和牵引流砂岩体。高水位和低水位的频繁变化导致深水暗色泥岩和低位盐、低位砂的纵向叠加。通过对高频振荡湖盆的古地理环境以及盐岩与砂体分布、盐岩分布与沉积中心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与以前"深水成盐"、"高山深盆"、"浊积成砂"等不同的新概念,对确定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有一定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濮凹陷沙三段高频湖平面变化及低位砂体预测 [J].
纪友亮 ;
冯建辉 ;
王声朗 ;
张宏安 ;
王德仁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1) :99-112
[2]   东濮凹陷盐岩成因与油气聚集 [J].
王秀林 ;
张孝义 ;
王运所 ;
彭君 ;
欧阳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11-12+20
[3]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J].
郑鸿稳 .
石油学报, 2002, (04) :24-28+6
[4]   从古生物和地球化学标志看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的海侵事件附视频 [J].
任来义 ;
林桂芳 ;
谈玉明 ;
王德仁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20-23+31
[5]   东濮凹陷沙三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李健 ;
王德仁 ;
白兴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61-164
[6]   东濮凹陷老第三系沙河街组盐类沉积模式新见 [J].
林又玲 ;
吴贤涛 ;
潘结南 ;
肖继潮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72-81
[7]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的海侵(泛)事件 [J].
任来义 ;
林桂芳 ;
赵志清 ;
王兴武 .
古生物学报, 2000, (04) :553-557
[8]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划分及盐岩成因探讨 [J].
陈发亮朱晖李绪涛苗翠芝 .
沉积学报, 2000, (03) :384-388+394
[9]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成因研究 [J].
张建军 ;
李治 ;
刘贤武 .
断块油气田, 1998, (05) :18-22
[10]   文留盐构造成因与掩埋机制 [J].
戈红星 ;
MartinP.A.Jackson ;
BrunoC.Vendeville .
石油学报, 1997, (02)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