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和草地第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陈友慷,陈宇,王晋峰,陈智华,文勇立,周嘉友,朱启明,罗鹏
机构
[1] 西南民族学院
关键词
放牧强度,日增重,草地生产能力,牦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试验研究了6种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及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牦牛日增重有明显影响(p<0.01),日增重以0.24牦牛单位/hm ̄2处理组最高,达707.9g,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牦牛日增重明显降低(r=-0.92)。其中,放牧强度对1岁牦牛影响最大(P<0.01),2岁牦牛次之(P<0.05),3岁牦牛再次(P<0.05)。试验全期(6月9日~9月27日)当放牧强度低于1.2牦牛单位/hm ̄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明显提高(p<0.01),当放牧强度高于1.2牦牛单位/hm ̄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则呈下降趋势,但试验后期(7月13日~9月27日)草地生产能力则以0.72牦牛单位/hm ̄2组为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红豆草—羔羊放牧系统的草地生产能力研究 [J].
梁树有 ;
符义坤 ;
贾笃敬 ;
李光棣 ;
温尚文 ;
徐长林 .
草业科学, 1990, (06) :44-50
[2]   控制载畜量是维护草地生态平衡的关键 [J].
许志信 .
草业科学, 1990, (05) :1-6
[3]   川西北高寒牧区草畜矛盾的调控(专题报告之三) [J].
李昌平 ;
姜文康 .
四川草原, 1990, (01) :28-35
[4]   草原生态系统生产效益的放大 [J].
任继周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3) :7-8
[5]   干旱草原人工草地划区轮牧研究初报 [J].
武新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3) :16-19
[6]   草原第二性生产能力的评定 [J].
任继周 .
四川草原, 1982, (02) :1-14
[7]  
草地生态研究方法.[M].姜 恕等编著;.农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