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气中CO和CO2对PEMFC性能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沈猛 [1 ]
杨代军 [2 ]
汪吉辉 [1 ]
周伟 [2 ]
马建新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浓度阈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1.4 [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采用耐受性曲线、极化曲线及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分别考察了氢燃料气中含有0.2×10-6、0.4×10-6、0.7×10-6、1.0×10-6、5.0×10-6(体积比)CO或0.2%、3%、10%、20%CO2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的存在会导致电池电压下降,并最终稳定在某值,通过分析电压下降程度与CO浓度的关系,认为使用含CO浓度≤0.4×10-6的氢燃料气运行PEMFC时,电压下降不超过10%,且能保持稳定运行。采用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CO2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认为CO2的存在导致局部H2供应不足,电池出现反极和碳蚀现象,使Pt/C催化剂中C载体含量减少,故在中止通入CO2后电池性能不可恢复至初始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对PEMFC性能的影响 [J].
杨代军 ;
马建新 ;
徐麟 ;
邬敏忠 ;
王海江 .
电源技术, 2006, (04) :269-273
[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衰减研究进展 [J].
侯中军 ;
衣宝廉 .
电源技术, 2005, (07) :482-487
[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CO中毒机理 [J].
刘明义 ;
何源清 ;
毛宗强 ;
谢晓峰 .
电源技术, 2002, (S1) :247-249
[4]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抗CO电催化剂的研究(英文)附视频 [J].
衣宝廉 ;
俞红梅 ;
侯中军 ;
林志银 ;
张锦新 ;
明平文 ;
张华民 .
贵金属, 2002, (04) :14-20+5
[5]   CO/H2燃料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J].
俞红梅 ;
侯中军 ;
衣宝廉 ;
毕可万 ;
张景新 ;
林治银 ;
韩明 .
电化学, 2001, (02) :238-243
[6]  
CO tolerant catalysts for PEM fuel cells.[J].G. García;J.A. Silva-Chong;O. Guillén-Villafuerte;J.L. Rodríguez;E.R. González;E. Pastor.Catalysis Today.2006, 3
[7]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dioxide on PEM fuel cell anodes [J].
de Bruijn, FA ;
Papageorgopoulos, DC ;
Sitters, EF ;
Janssen, GJM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2, 110 (01) :117-124
[8]  
Hydrogen production by steam–iron process.[J].Viktor Hacker;Robert Fankhauser;Gottfried Faleschini;Heidrun Fuchs;Kurt Friedrich;Michael Muhr;Karl Kordesch.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0, 1
[9]  
The Commonality of Surface Processes in Electrocatalysis and Gas-Phase Heterogeneous Catalysis.[J].Paul Stonehart;Philip N. Ross.Catalysis Reviews.1975, 1
[10]  
燃料电池——原理·技术·应用.[M].衣宝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