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24
作者
李悦铮 [1 ,2 ]
徐凯 [1 ]
王凯 [1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 时序演变; 空间演变;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对2004—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 GIS 10.0探讨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绝大部分地市环境效益下降,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明显受到生态环境制约;2山东省基础环境质量较好,对旅游、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不合理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停滞在初级协调的较低水平上;3 2004—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区域整体性和地区差异性,即在整体上是上升的,耦合协调水平自西向东逐级上升,在空间上形成三级阶梯的分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109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段忠贤 ;
王坤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95-201
[3]   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朱绍华 ;
路紫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32-39
[4]   基于齿轮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J].
方法林 ;
金丽娇 ;
张岳军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2) :119-125
[5]   区域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 [J].
王凯 ;
李悦铮 ;
江海旭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06) :658-661
[6]   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J].
张琰飞 ;
朱海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16-21
[7]   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J].
董亚娟 ;
马耀峰 ;
李振亭 ;
高楠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1) :98-101
[8]   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钟霞 ;
刘毅华 .
热带地理, 2012, 32 (05) :568-574
[9]   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佟伟铭 ;
于建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2) :119-124
[10]   滠水河流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J].
袁绪英 ;
曾菊新 ;
吴宜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6) :84-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