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

被引:10
作者
袁淑杰
谷晓平
缪启龙
邱新法
康为民
王福增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4] 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5]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贵州高原; 月平均日最低气温;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1 [太阳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计算平均日最低气温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复杂地形下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为参数的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应用100 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1960—2000年贵州省及周边102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NOAA-AVHRR观测资料、10个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各月及年平均日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局地地形因子对贵州地区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大,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纬向分布不明显。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介于7.5~12.4℃之间,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0.6~4.1℃之间,7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15.6~21.3℃之间。(2)月平均日最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遥感和GIS信息的上海城市绿地生态改善效应研究 [J].
周红妹 ;
葛伟强 ;
杨文悦 ;
李婷婷 .
高原气象, 2009, (02) :458-464
[2]   基于DEM的复杂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以贵州高原为例 [J].
谷晓平 ;
袁淑杰 ;
史岚 ;
康为民 ;
缪启龙 ;
邱新法 .
高原气象 , 2009, (01) :143-150
[3]   长江中上游区基于GIS的不同时间尺度降水插值方法探讨 [J].
周锁铨 ;
孙琪 ;
肖桐松 ;
任永建 .
高原气象, 2008, (05) :1021-1034
[4]   黄河源区未来地面气温变化的统计降尺度分析 [J].
赵芳芳 ;
徐宗学 .
高原气象, 2008, (01) :153-161
[5]   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概率分布特征 [J].
魏凤英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1) :8-11
[6]   基于GIS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模型——以贵州高原为例 [J].
袁淑杰 ;
谷小平 ;
缪启龙 ;
邱新法 .
山地学报, 2007, (05) :577-583
[7]   复杂地形下黑河流域的太阳辐射计算 [J].
田辉 ;
文军 ;
马耀明 ;
苏中波 ;
韦志刚 ;
王介民 ;
张堂堂 ;
刘蓉 ;
胡晓 .
高原气象 , 2007, (04) :666-676
[8]   基于空间化技术对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 [J].
蔡福 ;
张淑杰 ;
于贵瑞 ;
祝青林 ;
刘新安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68-1175
[9]   基于GIS的数值预报降水产品精细化方法研究 [J].
王锡稳 ;
刘治国 ;
秘晓东 ;
张旭东 ;
张铁军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90-1195
[10]   辽西地区热量资源分析与栅格化 [J].
尹洪涛 ;
刘新安 ;
刘寿东 ;
纪瑞鹏 .
资源科学, 2006, (01) :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