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农地抵押贷款发展中国家经验及启示
被引:6
作者:
高名姿
[1
]
陈东平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抵押贷款;
发展中国家;
荟萃分析;
印度;
D O I:
10.19681/j.cnki.jcufe.2018.04.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笔者运用荟萃分析法,梳理了发展中国家在农地确权基础上推动的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发现:农地抵押贷款没有改善小农户的融资难问题、对大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有部分缓解,农地处置边际交易成本高、农户的农地产权认知等是影响农地抵押效力的主要原因。印度经验显示,发展农地抵押贷款需要构建政策性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并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发展中国家经验的启示是:农地确权不能自动提高农地抵押贷款的信贷供给效应,实现农地抵押贷款的信贷供给效应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发展农民信用合作组织、建立抵押农地和地上作物收益的处置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构建多元化的农地抵押贷款金融体系,可能是促进农地抵押贷款发展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