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砂姜黑土土种的系统分类归属研究

被引:47
作者
李德成
张甘霖
龚子同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变性土; 土种; 系统分类;
D O I
10.13758/j.cnki.tr.2011.04.015
中图分类号
S155 [土壤分类学、土壤类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变性土诊断标准,对我国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区(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的砂姜黑土所有土种进行了系统分类归属判别。结果表明:总共的54个土种中(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各13、20、6和15个),34个可以划归为变性土(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各7、16、5和6个),合计面积228万hm2(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各131万、59万、24万和14万hm2);26个砂姜黑土土种可划归为砂姜钙积潮湿变性亚类,8个为钙积潮湿变性土,其余属于雏形土或盐成土。对砂姜黑土的系统分类应该主要依据其黑土层的特性,而砂姜的存在与否只是决定亚类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Paleosol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China[J]. LIU Liangwu;GONG Zito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P. O. Box 821. Nanjing 210008, P. R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S1)
[2]   黄淮海平原晚第四纪古土壤 [J].
刘良梧 .
土壤学报, 1999, (01) :9-14
[3]   变性土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 [J].
何毓蓉 ;
黄成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12) :1100-1102
[4]   Radiocarbon Dating of Vertisols in China [J].
LIU LIANGWU(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
Pedosphere, 1996, (02) :147-153
[5]   砂姜黑土的粘粒矿物组成和蒙皂石来源的探讨 [J].
李卫东 ;
王庆云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192-196
[6]   砂姜黑土形态特征的观察 [J].
李卫东 ;
王庆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3) :245-249+305
[7]   砂姜黑土的发生过程与成土特征 [J].
马丽 ;
张民 .
土壤通报, 1993, (01) :1-4
[8]   中国变性土的分布、特性和分类 [J].
张民 ;
龚子同 .
土壤学报, 1992, (01) :1-17
[9]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Vertisols in Huaibei Plain [J].
LIU LIANG-WU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
Pedosphere, 1991, (01) :3-15
[10]   中国变性土和变性土性土壤的地理分布 [J].
黄瑞采 ;
吴珊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4)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