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金水口南变余辉长岩地球化学及锆石定年

被引:19
作者
任军虎 [1 ]
张琨 [2 ]
柳益群 [1 ]
周鼎武 [3 ]
冯乔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大陆裂谷; 构造环境; 万宝沟岩群; 东昆仑;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1.01.044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目的限定东昆仑造山带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时限。方法依据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判别变余辉长岩的构造属性,并通过LA-ICP-MS对其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结果变余辉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LREE)及高场强元素(Nb,Ta)弱亏损,形成于较典型的大陆裂谷环境;U-Pb锆石测年结果显示,变余辉长岩形成年龄为(796±41)Ma(MSWD=0.47)。结论东昆仑造山带在新元古代裂解的时间为(796±41)Ma(MSWD=0.47)。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 [J].
王国灿 ;
魏启荣 ;
贾春兴 ;
张克信 ;
李德威 ;
朱云海 ;
向树元 .
地质通报, 2007, (08) :929-937
[2]   东昆仑金水口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龙晓平 ;
金巍 ;
葛文春 ;
余能 .
地球化学, 2006, (04) :367-376
[3]   东昆仑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的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王国灿 ;
王青海 ;
简平 ;
朱云海 .
地学前缘, 2004, (04) :481-490
[4]   新元古时期中国古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 [J].
陆松年 ;
李怀坤 ;
陈志宏 ;
于海峰 ;
金巍 ;
郭坤一 .
地学前缘, 2004, (02) :515-523
[5]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J].
袁洪林 ;
吴福元 ;
高山 ;
柳小明 ;
徐平 ;
孙德有 .
科学通报, 2003, (14) :1511-1520
[6]   东昆仑地区万保沟群的解体及早寒武世地层的新发现 [J].
阿成业 ;
王毅智 ;
任晋祁 ;
保光谱 .
中国地质, 2003, (02) :199-206
[7]   从罗迪尼亚到冈瓦纳超大陆——对新元古代超大陆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J].
陆松年 .
地学前缘, 2001, (04) :441-448
[8]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9]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寄嵎 ;
刘颖 ;
陈多福 ;
王一先 ;
赵振华 .
岩石学报, 1999, (03) :364-370
[10]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 [J].
陆松年 .
地质论评, 1998, (05) :4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