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方法探讨——以青藏高原为例

被引:12
作者
高延林
机构
[1] 青海省科学技术情报所
关键词
划分原则; 板块构造; 板块特征;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认为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应遵循4个基本原则,即系统原则、时空原则、层次原则,综合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岩石圈板块、地壳板段、构造沉积环境、板片构造(薄皮构造)四级划分方案。青藏高原岩石圈厚度120—170km,地壳厚度大密度低,上地幔厚度小密度大,莫霍面呈一“盆地”状。上地壳厚15—30km;壳内低速层厚5—10km,呈南浅北深产出;下地壳平均厚25km,藏北、青南有明显分层,藏南与固体上地幔成突变,缺少壳幔层。壳幔混合层,埋深50—65km,厚度13—21km。固体上地幔,平均厚度50—70km。本文将青藏高原划分为5个板块(一级单元),7个板段(二级单元),30个构造沉积环境(三级单元),着重对主要板块构造单元包容的主要板段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秦祁昆板块构造域的范围与演化特征给予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川、滇地区印支期太平洋型古大陆边缘的特征 [J].
高延林 .
地质学报, 1990, (03) :185-198
[2]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编制大地构造图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J].
汤耀庆 .
中国区域地质, 1989, (03) :85-92
[3]   再论青藏高原的板块构造 [J].
肖序常 ;
汤耀庆 ;
高延林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6, (03) :7-19
[4]   西藏南部两类中生代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环境特征 [J].
高延林 ;
汤耀庆 .
中国区域地质, 1984, (03) :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