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南凹陷秦皇岛29-2油气田原油来源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24
作者
杨海风 [1 ]
魏刚 [1 ]
王德英 [1 ]
余宏忠 [1 ]
李颖 [2 ]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2]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
物性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来源; 秦皇岛; 29-2油气田; 秦南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6.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秦皇岛29-2油气田的发现是秦南凹陷首次重大勘探突破,其影响意义深远。通过对原油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虽然该油气田凝析油、正常原油和稠油3类原油的物性变化较大,但其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相同、具有同源的特征。以规则甾烷C2920S/(20S+20R)为约束条件,综合利用ααα20RC27/C29规则甾烷和原油碳同位素2种油源对比参数,证实该油气田原油来自沙三段烃源岩。进一步利用回归方程求得原油所对应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为0.71%~0.72%,与研究区钻井揭示的沙三段烃源岩的成熟度相当,表现出近源供烃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秦南凹陷内小型次洼已具备较大的生排烃能力,而与之相邻的烃源岩厚度更大、埋藏更深的秦南凹陷东洼周边勘探前景应更为广阔。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112 +112-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秦南凹陷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庄新兵 ;
邹华耀 ;
李楠 ;
杨元元 ;
孙和风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2) :146-149
[2]   西湖凹陷平湖地区油气源分析及其对成藏的影响 [J].
赵兰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26-29+113
[3]   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单体烃碳和氢同位素组成 [J].
李永新 ;
耿安松 ;
张凤奇 ;
徐兆辉 ;
刘金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3) :15-18+30+112
[4]   哈得逊与轮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米敬奎 ;
张水昌 ;
陈建平 ;
张斌 ;
李贤庆 .
沉积学报, 2008, 26 (06) :1071-1076
[5]   秦南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及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J].
赖维成 ;
徐长贵 ;
王晓刚 ;
王存志 ;
刘福平 .
中国海上油气 , 2007, (05) :300-305
[6]   渤中坳陷QHD30-1构造油气充注史 [J].
周士科 ;
邹华耀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4) :196-199+449
[7]   轮南、塔河油田稠油油源对比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31-38
[8]   Migration induce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oils and condensates of a single field [J].
Curiale, JA ;
Bromley, BW .
ORGANIC GEOCHEMISTRY, 1996, 24 (12) :1097-1113
[9]  
石油与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M].陈义才; 沈忠民; 罗小平;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10]  
石油地质学.[M].张金亮;常象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