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果评估——基于EBM-Luenberger模型

被引:15
作者
李政大 [1 ]
袁晓玲 [2 ]
苏玉波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3]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关键词
发展方式转型; EBM-Luenberger模型; 强可持续;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7.01.003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EBM-Luenberger分析模型,构建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框架,分解1995-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剖析效率改善的贡献,以评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果。研究显示:虽然要素投入仍是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但是效率改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提高,从2012年起中国已经进入粗放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的过渡期;技术进步是效率改善的主要推动力;东部地区转型效果较好,发展方式即将实现向质量型的转变,中部、西部地区转型速度最快;省际层面中,2014年上海等5个省市经济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型向质量型的转变,贵州等9个省区仍属于粗放型发展,安徽等16个省市处于从粗放型到质量型的过渡期。基于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如何处理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长久地保持效率改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J].
王美今 ;
林建浩 .
经济研究, 2012, 47 (02) :120-132
[22]   论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劳动生产效率与产业结构——以江苏省为例 [J].
路正南 ;
闻捷 ;
陈春华 .
学术探索 , 2012, (01) :66-69
[23]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24]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王兵 ;
朱宁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32-45+73
[25]   探析江苏经济发展变化的源泉:基于SDA的分析 [J].
袁小慧 ;
范金 ;
王凯 .
管理评论, 2011, 23 (04) :25-32
[26]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问题笔谈 [J].
王伟光 ;
陈锡文 ;
李扬 ;
刘世锦 ;
刘诗白 ;
刘伟 ;
蔡昉 ;
白钦先 ;
李稻葵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4-22
[2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28]  
中国统计年鉴. . 2008
[29]   技术进步和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兼评索洛的“余值法” [J].
王清杨 ;
李勇 .
中国社会科学, 1992, (02) :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