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非连续性模型模拟断层活动对青藏高原应力应变场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郑勇 [1 ]
陈顒 [1 ]
傅容珊 [2 ]
薛霆虓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断层; GPS; 运动场; 不连续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青藏高原的运动变形过程中,断层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在GPS做边界约束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的连续体模型和含断层的不连续体模型的运动状态和应力场分布.从连续性模型和非连续体模型的差异发现,断层存在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藏高原现代运动场的分布.主要体现在,断层的滑移运动(1)增加了青藏高原东西两侧的拉张趋势;(2)加大了青藏高原物质东移的速度;(3)改变了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的运动状态.模拟结果显示,非连续模型的运动场分布与GPS观测结果吻合程度大大高于连续体模型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在青藏高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动力学机制中,必须考虑断层作用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98 / 14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J].
郑勇 ;
傅容珊 ;
熊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15-427
[2]   青藏高原腹地现今地应力测量与应力状态研究 [J].
吴满路 ;
张春山 ;
廖椿庭 ;
马寅生 ;
区明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327-332
[3]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 [J].
傅容珊 ;
李力刚 ;
黄建华 ;
徐耀民 ;
常筱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5) :609-617
[4]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5]  
Changyuan Qin,Constantinos Papazachos,Eleftheria Papadimitriou.Velocity field for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hina derived from seismic moment tensor summation of earthquakes[J].Tectonophysics,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