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分类培养方案设计

被引:3
作者
徐英军 [1 ]
孔小霞 [2 ]
机构
[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法学本科教育; 多样化法律人才; 分类培养方案;
D O I
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D90-4 [];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多样化社会需求和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国情之下,地方高校要发挥本校的比较优势以创新法科教育模式,实行"基础+专业"的分方向、分类别培养模式,前5个学期为通识教育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着重进行本专业的通识性教育,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人文素养和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后3个学期为分类培养阶段,通过分别开设学术奠基型、法律实务型和跨专业复合型等三个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群,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具体介绍了分类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若干培养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M].河南省教育厅编;张冰燕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我国非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的分类培养 [J].
徐英军 .
学术界, 2008, (06) :134-139
[3]   J.M.还是J.D.?——中、日、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制度比较 [J].
丁相顺 .
法学家, 2008, (03) :137-144
[4]   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三十年发展回顾 [J].
徐卫东 .
当代法学, 2008,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