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邵继红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分子流行病学; 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近年在我国及日本有不断增高趋势。我国发达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技术与方法 ,从分子水平开展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发现原发性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为性联染色体遗传 ,但外显不全。编码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 PRT)的基因HPRT、编码 5 磷酸核糖 1 焦磷酸 (PRPP)合成酶的PRS基因的移码、错位、缺失等突变造成酶活性降低或升高 ,使血尿酸升高 ,产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C6 77T突变、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 4Arg突变也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对此病基因水平的诊断与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HPRT基因突变的分子图谱及检测方法学 [J].
刘胜学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0, (01) :51-56
[2]   开展老年痛风病防治教育工作初探 [J].
洪鸣鸣 ;
朱淮秋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01) :33-33
[4]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流行病学调查 [J].
杜蕙 ;
陈顺乐 ;
王元 ;
徐力青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998, (02) :16-19
[5]  
风湿病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蒋明等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