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2006年汛期特枯径流分析

被引:15
作者
周亮广
王岽
戴仕宝
赵来
机构
[1]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枯水径流; 汛期; 2006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3 [枯季径流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2006年汛期长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枯径流,汛期长江寸滩站、嘉陵江北碚站出现了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乌江武隆站出现了历史同期第4低水位。这一现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论文根据2006年长江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数据以及长江流域33个气象站气温数据和降水量数据,对2006年汛期长江流域特枯径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宜昌、汉口、大通三站的汛期月平均流量均降至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小值,部分月份不足正常年份的1/3,总体径流量偏少30%60%。全线水位快速退落,重庆、宜昌、沙市、汉口水位为100多年来同期最低,几近常年长江枯水季节水位。研究认为降水减少是造成长江2006年汛期枯水的主要原因。2006年气温较多年平均明显偏高0.52℃,副高和大陆高压的异常,使汛期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大减少,尤其在710月份,几大支流流域降水量减少幅度达到20%8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2006年汛期长江流域特枯径流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J].
秦大河 ;
罗勇 ;
陈振林 ;
任贾文 ;
沈永平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6) :311-314
[2]   2006年长江流域抗旱的反思与对策 [J].
洪卫 ;
廖鸿志 .
人民长江, 2007, (08) :61-63
[3]   2006年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回顾 [J].
柳艳香 ;
王凌 ;
赵振国 ;
李维京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243-245
[4]   全球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 [J].
陈志恺 .
中国水利, 2007, (08) :1-3
[5]   ’06三峡库区夏季高温干旱及成因分析 [J].
张强 ;
罗勇 ;
廖要明 ;
陈丽娟 ;
刘洪滨 ;
韩荣青 .
中国三峡建设, 2007, (02) :89-91
[6]   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对三峡枯水径流影响分析 [J].
王辉 ;
项祖伟 ;
陈晖 .
人民长江, 2006, (12) :21-23
[7]  
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许小峰,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