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年型特征

被引:21
作者
方文松
刘荣花
朱自玺
马志红
李树岩
许蓬蓬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需水量; 灌溉量; 参考作物蒸散; 底墒水; 黄淮平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379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黄淮平原区80个气象站点46~54年的降水资料和10个站点100cm深度的土壤湿度资料为基础,运用麦田水分平衡原理,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与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土壤底墒水的关系,并就不同气候年型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等值线基本呈纬向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大。正常年零值线位于许昌、扶沟、柘城、鹿邑、亳州、萧县至徐州一带,此线附近冬小麦需水量和供水量基本平衡,可以不进行灌溉或进行少量灌溉;此线以北则必须进行灌溉,其灌溉量愈向北愈大,依次为60~100和100~190mm,要分别灌1~2水和2水;此线以南,可不进行灌溉。丰水年零值线北移约0.5~1.0个纬度,全区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明显减小。欠水年零值线南移约1.0~1.5个纬度,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显著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77 / 2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M].卢良恕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
[2]  
黄淮海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M].韩湘玲等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3]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water for wheat under stressed conditions [J].
Panda, RK ;
Behera, SK ;
Kashyap, PS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3, 63 (01) :37-56
[4]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 [J].
刘荣花 ;
方文松 ;
朱自玺 ;
马志红 ;
许蓬蓬 ;
李树岩 .
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2) :2105-2110
[5]   冬小麦根系分布规律 [J].
刘荣花 ;
朱自玺 ;
方文松 ;
邓天宏 ;
赵国强 .
生态学杂志, 2008, (11) :2024-2027
[6]   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王德梅 ;
于振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965-1970
[7]   干旱灌区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冗余 [J].
侯慧芝 ;
黄高宝 ;
郭清毅 ;
王利立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407-1411
[8]   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 [J].
曲小红 .
灌溉排水学报, 2006, (04) :81-84+96
[9]   气候变化对中国黄淮海农业区小麦生产影响模拟研究 [J].
田展 ;
刘纪远 ;
曹明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98-607
[10]   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 [J].
刘晓英 ;
李玉中 ;
郝卫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