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深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75
作者
蔡进功
谢忠怀
田芳
王文林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深层砂岩; 沉积相;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演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坳陷深层发育的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及冲积扇相砂岩 ,是以填隙物微孔隙和粒间孔为主的低孔低渗、中孔低渗型储层。从总体上讲 ,压实作用使粒间孔隙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但三角洲相砂岩抗压实作用强 ,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 ;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和高岭石的充填、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等的胶结使粒间孔隙减少 ,溶解作用可以随深度的增加产生大量有机酸 ,在喷出岩屑中形成大量的岩屑溶蚀孔 ,利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次生孔隙和微孔隙成为深部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晚成岩A亚期有机酸大量排出 ,形成长石和岩屑等溶蚀孔 ,使溶蚀孔、粒间孔和微孔隙并存 ;B亚期有机酸与CH4、CO2 并存 ,绿泥石占据了孔隙 ,阻止了碳酸盐的沉淀 ,使微孔隙和溶蚀孔得以保存 ;C亚期有机酸减少 ,CH4、CO2 增加 ,利于构造、成岩裂缝形成 ,保存大量微孔隙 ,改善了储集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