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期控水处理对超级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王抄抄 [1 ,2 ]
孔雷蕾 [1 ,2 ]
李妹娟 [1 ,2 ]
唐湘如 [1 ,2 ]
杜尧东 [3 ]
王华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3] 广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分蘖期; 控水; 生理; 光合;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超级稻在不同分蘖阶段的最适控水程度,以广东省主推超级稻品种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进行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数达到不同的2个阶段分别设置2个水分梯度处理,研究了分蘖至拔节期控水处理对超级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特性等的影响,以及对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适度控水(控制0~2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0±5)%能够提高处理期间早季玉香油占叶片SOD、POD、CAT和晚季SOD、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也能够提高早晚季处理期间叶片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叶片MDA含量。分蘖期适度控水在复水后能够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无效分蘖数、提高后期叶面积指数,促进籽粒灌浆和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提高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产量。因此,在玉香油占分蘖期控制0~2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0±5)%能够达到节水、高效栽培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晒田强度和氮素穗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朱从桦.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2]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
[13]  
Plasticity of rice tiller production is related to genotypic variation in the biomass response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s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J] . Hiroyuki Shimono,Masumi Okada.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 2013
[14]  
Yield Physiology of Rice[J] . N. K. Fageria.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 2007 (6)
[15]  
Plant Tissue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Nitroge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Lowland Rice[J] . N. K. Fageria.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 2003 (1-2)
[16]  
Rice growth and yield respond to changes in water depth and salinity stress[J] . Linghe Zeng,Scott M Lesch,Catherine M Grieve.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2002 (1)
[17]   植物耐旱机制研究进展 [J].
邵艳军 ;
山仑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4) :16-20
[18]   分蘖期节水处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周广生 ;
徐才国 ;
靳德明 ;
崔克辉 ;
曹凑贵 ;
蔡明历 ;
骆炳山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9) :1767-1773
[19]   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邵玺文 ;
阮长春 ;
赵兰坡 ;
胡耀辉 ;
孙长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6-10
[20]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 [J].
钱晓晴 ;
沈其荣 ;
徐勇 ;
王娟娟 ;
沈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3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