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受渍后MACC的形成和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董建国
余叔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MACC; 乙烯; 渍水; 淹水; 地上部; 烯烃; ACC; 小麦叶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大量的资料指出,植物在渍水条件下产生逆境乙烯(Bradford和Yang 1981)。这是由于渍水造成土壤厌氧环境,使植物根部合成大量ACC,ACC向上运输,在地上部因O2分压高而转化为乙烯,从而发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如引起节根形成,偏上生长,加速衰老等(Bradford和Yang 1980a)。这种渍害诱导乙烯的生成亦遵循Met→SAM→SCC→C2H4途经(Adams和Yang 1979)。一般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小麦黄化苗伤害诱导乙烯形成的一些性质 [J].
刘愚 ;
吴有梅 ;
李振国 ;
董建国 ;
余叔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82, (04) :343-350
[2]   RAPIDLY INDUCED ETHYLENE FORMATION AFTER WOUNDING IS CONTROLLED BY THE REGULATION OF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ESIS [J].
KONZE, JR ;
KWIATKOWSKI, GMK .
PLANTA, 1981, 151 (04) :32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