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51
作者
邓林园 [1 ]
武永新 [1 ]
孔荣 [2 ]
方晓义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2] 太原工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少年; 冲动性人格; 亲子沟通; 网络成瘾;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161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影响。经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非网瘾青少年相比,网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更高,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都更差;(2)行动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而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3)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认知冲动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父子沟通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行动冲动性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对于低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但对于高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正向但不显著的预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杨洋 ;
雷雳 ;
柳铭心 .
心理科学, 2006, (04) :947-950
[22]   遗传与环境的相关及交互作用分析——兼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J].
张坤 ;
李其维 .
心理学探新, 2006, (02) :13-17
[23]   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雷雳 ;
杨洋 ;
柳铭心 .
心理学报, 2006, (03) :375-381
[24]   网络成瘾的临床特点 [J].
贾军朴 ;
张世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2) :850-850
[25]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J].
房超 ;
方晓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1)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