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程理论和两变量联合分布的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左冬冬 [1 ]
侯威 [2 ]
颜鹏程 [3 ]
封泰晨 [3 ]
机构
[1]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干旱; 游程理论; Copula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89个站点1961—2010年的逐月标准化降水指数序列,利用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分析了这一地区不同等级和不同历时干旱的出现概率及重现期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干旱事件多为历时小于4个月、强度小于3的干旱事件;月内轻旱、月内中旱、季内特旱和跨季特旱的概率较大.干旱历时小于3个月和干旱强度为中旱以下的干旱类型多出现在西南地区的东部和西部,而干旱历时大于3个月和干旱强度为重旱以上的干旱类型多出现在西南地区中部.西南地区东部和西部的重现期大于中部地区,且随着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增大,重现期空间差异越明显.而且,各气候态下相同干旱类型的概率差值不大,概率波动范围为±0.05,即随着时间推移,各干旱类型出现的概率均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近60年新疆降水趋势与波动机制分析
    戴新刚
    汪萍
    张凯静
    [J]. 物理学报, 2013, 62 (12) : 527 - 537
  • [2]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多尺度叠加干旱监测指标及其等级划分
    侯威
    张存杰
    高歌
    [J]. 干旱区研究, 2013, 30 (01) : 74 - 88
  • [3] 20世纪后30年中国西北西部降水年代际变化机理分析
    戴新刚
    张凯静
    [J]. 物理学报, 2012, 61 (19) : 526 - 534
  • [4]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黄荣辉
    刘永
    王林
    王磊
    [J]. 大气科学 , 2012, (03) : 443 - 457
  • [5] 基于Copulas函数的二维干旱变量联合分布
    李计
    李毅
    宋松柏
    崔晨风
    [J]. 水文, 2012, 32 (01) : 43 - 49
  • [6] 2009/2010年冬季云南严重干旱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宋洁
    杨辉
    李崇银
    [J]. 大气科学, 2011, (06) : 1009 - 1019
  • [7]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及与历史场次干旱对比分析
    刘建刚
    万金红
    谭徐明
    马建明
    张念强
    [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1, 31 (02) : 196 - 200
  • [8] Ranking Regional Drought Events in China for 1960-2009.[J].钱维宏;单晓龙;朱亚芬;.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 02
  • [9] 中国东南部4~5月年代际干旱的南移特征及潜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辛晓歌
    宇如聪
    周天军
    [J]. 大气科学, 2009, (06) : 1165 - 1173
  • [10]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李永华
    徐海明
    刘德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 122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