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被引:47
作者
赵谷风 [1 ]
蔡延马奔 [2 ]
罗媛媛 [3 ]
李铭红 [4 ]
于明坚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 
[3]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4]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青冈; 凋落物; 分解; 养分; C∶N比; C∶P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27·91%44·06%,N30·77%39·58%,P33·33%42·86%,K42·31%48·19%,Ca18·67%36·22%,Mg35·71%47·22%,Mn25·00%37·50%,Cu3·80%16·21%,Zn-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286 / 32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对针叶分解的作用(英文)
    田兴军
    立石贵浩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 257 - 263
  • [2]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椴树叶分解进程的研究
    徐振邦
    代力民
    张扬建
    陈华
    李晓辉
    梁永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 501 - 504
  • [3] 云南松林与常绿阔叶林中枯落叶分解研究
    刘文耀
    刘伦辉
    荆桂芬
    和爱军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0, (03) : 298 - 306+316
  • [4] 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
    黄建辉
    陈灵芝
    韩兴国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5) : 15 - 19
  • [5] 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落叶的分解动态
    邵成
    郑文教
    林鹏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S1) : 133 - 135
  • [6] 青冈常绿阔叶林死地被层和土壤性质特征的研究
    于明坚,陈启常,李铭红,史美中,曹剑波
    [J]. 林业科学, 1996, (02) : 103 - 110
  • [7]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于明坚,陈启瑺,李铭红,常杰,潘晓东,陈增鸿,邵剑波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2) : 144 - 150
  • [8] Litter quality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decomposition
    Fierer, N
    Craine, JM
    McLauchlan, K
    Schimel, JP
    [J]. ECOLOGY, 2005, 86 (02) : 320 - 326
  • [9] C Ribeiro,M Madeira,M.C Araújo.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from leaf litter of Eucalyptus globulus grown under different water and nutrient regim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2(1)
  • [10] Victor A Kavvadias,Dimitrios Alifragis,Alexandros Tsiontsis,Georgios Brofas,Georgios Stamatelos.Litterfall, litter accumulation and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four forest ecosystems in northern Greece[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