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时空分布模拟研究:研究区离散化与潜水蒸发空间化

被引:4
作者
赵传燕 [1 ]
李守波 [2 ]
冯兆东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
[3]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河下游; 地下水波动带; 地下水; 剖分; 潜水蒸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 [普通水文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从地下水研究意义出发,综述了地下水研究现状,利用含水层结构对研究区进行离散剖分。利用观测资料确定潜水蒸发与地下水的关系,在界定初始地下水位的基础上,利用该关系模型对初始潜水蒸发空间化,结果表明,初始潜水蒸发(1990年7月)分布在7~80mm之间,高值出现在研究区的河岸地带,低值出现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和远离河岸区。研究区的潜水蒸发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有显著的变化,一般在6—9月蒸发量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盐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J].
温小虎 ;
仵彦卿 ;
苏建平 ;
张应华 ;
刘发民 .
中国沙漠, 2006, (05) :836-841
[2]   石羊河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监测网观测频率优化 [J].
刘志明 ;
王贵玲 ;
蔺文静 .
中国沙漠, 2006, (01) :85-89
[3]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J].
张应华 ;
仵彦卿 ;
苏建平 ;
温小虎 .
中国沙漠, 2006, (01) :96-102
[4]   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群落小气候特征研究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苏永红 ;
吉喜斌 .
中国沙漠, 2005, (05) :668-674
[5]   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 [J].
张光辉 ;
聂振龙 ;
王金哲 ;
程旭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5) :511-519
[7]   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 [J].
张丽 ;
董增川 ;
黄晓玲 .
中国沙漠, 2004, (01) :112-115
[8]   内陆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的耦合关系 [J].
赵成义 ;
王玉朝 ;
李保国 .
水利学报, 2003, (12) :59-65
[9]   河西走廊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以酒泉盆地为例 [J].
潘世兵 ;
朱雪芹 ;
王忠静 .
工程勘察, 2003, (06) :27-30
[10]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附视频 [J].
贺国平 ;
邵景力 ;
崔亚莉 ;
张德强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5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