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L-异亮氨酸的黄色短杆菌的代谢途径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健 [1 ]
王志诚 [2 ]
田梁逦霞 [1 ]
陈宁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2]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3]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L-异亮氨酸; 途径分析; 代谢通量; 黄色短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5 [微生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目的:代谢工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改变某些途径中的碳架物质流量或改变碳架物质流在不同途径中的流量分布,其目标就是修饰初级代谢,将碳架物质流导入目的产物的载流途径,以获得产物的最大转化率。方法:利用途径分析方法对黄色短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建立了9种基础模型,确定L-异亮氨酸理论最高摩尔产率是1;确定了黄色短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最佳途径的通量分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发酵溶氧控制优化,溶氧分阶段控制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比溶氧恒定控制方式发酵的产率提高了8.2%。结论:根据途径分析结果,通过改变发酵过程有关参数,可使目的产物产率得到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5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代谢工程.[M].张蓓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   基于途径分析的鸟苷发酵条件优化 [J].
张蓓 ;
张克旭 ;
王健 ;
陈宁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S2) :74-78
[3]   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J].
陈宁 ;
常高峰 ;
张克旭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02) :33-37
[4]   L-色氨酸产生菌TQ2223的途径分析 [J].
王健 ;
张蓓 ;
张克旭 ;
杨海军 ;
陈宁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2003, (05)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