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分析

被引:9
作者
马春 [1 ]
孟伟庆 [1 ]
鞠美庭 [1 ]
李洪远 [1 ]
张晓春 [2 ]
郝翠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供需;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中国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从而定量测度近10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结果对生态足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来,中国的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97年的1.287hm2增长到2006年的1.941hm2,人均生态赤字从1997年的0.5969hm2增长到2006年的1.2670hm2,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在生态足迹的构成中,能源和水域的生态赤字最为严重,远未满足供需平衡;此外,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2.0148hm2降低到2006年的1.2098hm2,说明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经济增长方式在向良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天津市近20年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J].
孟伟庆 ;
马春 ;
鞠美庭 ;
李洪远 ;
冯海云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02) :67-71
[2]   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草地退化的若干科学问题 [J].
樊江文 ;
钟华平 ;
陈立波 ;
张文彦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5) :95-101
[3]   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高利峰 ;
马彩虹 ;
邹小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1) :149-152
[4]   基于生态足迹的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J].
刘卓 ;
刘昌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1) :76-78+118
[5]   中国生态赤字核算与分析 [J].
陈丽萍 ;
杨忠直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68-72
[6]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吴隆杰 ;
杨林 ;
苏昕 ;
徐建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1-8
[7]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 [J].
杜斌 ;
张坤民 ;
温宗国 ;
宋国君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171-1175
[8]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9]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10]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