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冷却史

被引:15
作者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榴辉岩; 大地构造属性; 冷却史; 大别山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 [大地构造分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部分属印支期扬子俯冲陆壳 (下地壳 )的一部分 ;大致沿磨子潭 -晓天断裂附近分布的含榴辉岩、大理岩和变质橄榄岩的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 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变质构造混杂岩带 ,它应接近于扬子与华北 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缝合线 (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以北 ) ,而五河 -水吼剪切带则可能代表扬子俯冲陆壳内部的 1条拆离带或滑脱带 .冷却史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峰期变质后初期 (2 30~ 2 10Ma)仅抬升到下地壳水平 ,因而未经历降温过程并具有比大别山南部榴辉岩较低的抬升速率 ,峰期变质后较慢的抬升速率及相应的近于等温或局部升温阶段也许是造成大别山北部榴辉岩与南部超高压带中榴辉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 ,也许是研究区榴辉岩很少见有保留早期超高压变质证据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分布与变质温压条件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陈冠宝
    江来利
    周存亭
    吴维平
    [J]. 地质学报, 2001, (03) : 385 - 395+437
  • [2] 大别山北部超高压变质大理岩及其地质意义
    刘贻灿
    徐树桐
    江来利
    吴维平
    陈冠宝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2) : 88 - 92
  • [3]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Sm-Nd年龄测定及其对麻粒岩相退变质时间的制约
    刘贻灿
    李曙光
    徐树桐
    江博明
    郑永飞
    张宗清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79 - 87
  • [4]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江来利,吴维平,陈冠宝,苏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 [5] 大别山北部鹿吐石铺含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的变质特征及Rb-Sr同位素年龄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J]. 安徽地质, 2000, (03) : 194 - 198
  • [6]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多期变质增生
    刘贻灿
    李曙光
    徐树桐
    李惠民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苏文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 417 - 423
  • [7] 大别山北部中酸性片麻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大地构造意义
    刘贻灿
    徐树桐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苏文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3) : 222 - 229
  • [8] 大别山北部蛇绿岩的地球化学制约
    刘贻灿
    徐树桐
    江来利
    吴维平
    苏文
    陈冠宝
    [J]. 矿物岩石, 1999, (01) : 70 - 75
  • [9] 大别山北部斜长角闪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背景
    刘贻灿
    徐树桐
    江来利
    吴维平
    苏文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8, (04) : 323 - 331
  • [10] 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和花岗岩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谢智,陈江峰,周泰禧,张巽
    [J]. 岩石学报, 1996, (03) : 401 -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