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社区治理的理论、阶段与模式

被引:29
作者
宋道雷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区治理; 治理模式;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7.05.031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国家治理的价值关怀与最终归宿都落脚于社区及其居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学术界对中国社区治理的理论关切,经历从国家中心论到社会中心论,再从宏观结构—微观行动论视角到介入式定性观察和引导的嬗变。社区治理的现实实践经历从动"物"到动"人"到动"资源"再到动"专业"等四个治理阶段。在四个阶段的演进中,社区治理围绕城市特色,形成六种典型模式:武汉百步亭、青岛、上海、沈阳、江汉和成都模式,这些治理模式不尽相同,却都与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息息相关。社区治理的良莠关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与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The Shequ experiment: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urban China.[J].James Derleth;Daniel R. Koldyk.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4, 41
[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 [J].
葛天任 ;
李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3 (06) :5-13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J].
蓝志勇 ;
李东泉 .
学海, 2016, (04) :28-34
[4]   “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J].
吴晓林 ;
郝丽娜 .
政治学研究, 2015, (01) :47-58
[5]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探析 [J].
潘修华 ;
龚颖杰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9 (04) :79-84
[6]   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 [J].
桂勇 ;
黄荣贵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22-142+244
[7]   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 [J].
刘春荣 .
社会, 2005, (01) :119-143
[9]   “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 [J].
徐勇 .
学习与探索, 2002, (04) :32-37
[10]   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 [J].
林尚立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 (02)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