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构造格架和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40
作者
崔军文
唐哲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格架; 阿尔金造山复合体; 早古生代; 磁异常; 中塔里木断裂带/构造带; 构造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构造格架是本文的主要宗旨。塔里木盆地中部存在一规模较大的近于E-W向的构造带,谓中塔里木构造带或中塔里木断裂带,平面上它大致和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相对应,东延,和阿尔金造山复合体的一组规模较大的、近于直立的E-W向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相连,西延,插入西昆仑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在剖面上具有背冲式(断背状)断裂组合,其形成始于早古生代,强烈活动期在三叠纪后。断裂带具有逆冲、走滑和垂向挤出性质,是目前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含油带。中塔里木断裂带和塔中隆起带属于同一动力学系统中不同构造阶段的产物,在空间上是互为一体的,在早古生代为一强烈坳陷带,晚古生代以后逐渐转化为隆起带。大致位于北纬39°30'~40°的E-W向高正磁异常带,为一以基性麻粒岩为代表的结晶基底、基性岩墙和花岗质类岩石,并叠加晚元古-早古生代活动陆缘岩浆弧的大型东西向构造杂岩带。中塔里木断裂带(塔中隆起带)以南至塔南前陆盆地的塔南地区,以E-W向构造岩浆岩带上叠NEE向断裂构造(断隆和断凹)为基本特征,其断裂组合完全可以与南阿尔金断裂以南的南阿尔金地体的断裂组合相类比。中塔里木断裂带以北至塔北前陆盆地的塔北地区以长期坳陷为特征。西昆仑-塔里木盆地盆山结合带表现为西昆仑山体的北向逆冲推覆和山前带的强烈挤压及塔南前陆盆地的急剧沉降,而西天山-塔里木盆地盆山结合带则表现为由于塔里木地块向天山复合造山体的强烈北向俯冲导致的南天山的南向逆冲推覆和塔北(前陆盆地后的)隆起。塔里木盆地处于南北两侧向盆地挤压、东侧左旋走滑和西侧右旋走滑的复杂构造应力状态,塔里木盆地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基本上是上述4类不同性质的构造应力场对先存的E-W向构造经多次强烈改造、叠加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塔里木盆地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M].贾承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  
阿尔金断裂系.[M].崔军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4]  
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M].田在艺;张庆春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甘蒙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圈形成与演化.[M].左国朝等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  
中国地球物理图集.[M].袁学诚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7]  
中国油气盆地分析.[M].孙肇才;张渝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8]  
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M].肖序常;汤耀庆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J].
何碧竹 ;
焦存礼 ;
王生朗 ;
邓国振 ;
汪功怀 ;
何希鹏 .
地质学报, 2009, 83 (07) :1039-1046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地区奥陶系岩溶作用及对油气储层的制约 [J].
何碧竹 ;
焦存礼 ;
贾斌峰 ;
汪功怀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9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