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19
作者
何碧竹 [1 ,2 ]
焦存礼 [3 ]
王生朗 [2 ]
邓国振 [4 ]
汪功怀 [4 ]
何希鹏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5]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台地边缘相;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古构造及台地边缘成因等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古地形、古构造、水体能量的控制,将该台地边缘带划分为陡坡高台型、断褶高丘型、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等4种类型,并初步划定了它们在塔中地区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沉积微相有较大的变化,其上发育着灰泥丘、障积礁、骨架礁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礁(丘)、滩及复合体;且随着台地边缘向中央断垒带快速的迁移、收缩,形成的礁(丘)滩复合体规模变小,发育不完整。由于处于同生大气成岩环境中,礁、丘、滩及复合体在海平面暂时性相对下降时,发生同生岩溶作用,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孔隙,能作为有效孔隙保存下来的,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内,构成大气成岩透镜体。受后期埋藏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储层储渗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有4~6期大气成岩透镜体,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发生频率高,单层厚度较薄。台地边缘相带的分布控制了有利的成藏区域;经过改造的粒屑滩和礁核部位多发育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顺西坡折带和卡4坡折带礁滩相发育,油源条件好,是有利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9 / 10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Basin-to-platform chemostratigraphy and diagenesi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Vercors Carbonate Platform; SE France.[J].Bruce W. Fouke;Wolfgang Schlager;Maurice G.M. Vandamme;Jorijntje Henderiks;Branko Van Hilten.Sedimentary Geology.2005, 1
[2]  
新疆古生代地层及牙形石.[M].赵治信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M].冯增昭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5]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地区奥陶系岩溶作用及对油气储层的制约 [J].
何碧竹 ;
焦存礼 ;
贾斌峰 ;
汪功怀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95-403
[6]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储集层类型及有利区带预测 [J].
刘洛夫 ;
李燕 ;
王萍 ;
陈治军 ;
王维斌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向才富 ;
杨海军 ;
韩剑发 .
古地理学报, 2008, (03) :221-230
[7]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不同成因斜坡带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 [J].
樊太亮 ;
高志前 ;
刘聪 ;
曾清波 .
地学前缘, 2008, (02) :127-136
[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J].
陈景山 ;
李忠 ;
王振宇 ;
谭秀成 ;
李凌 ;
马青 .
沉积学报, 2007, (06) :858-868
[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礁滩体基质次生孔隙成因——以塔中62井区为例 [J].
孙玉善 ;
韩杰 ;
张丽娟 ;
谭泽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41-547+589
[10]   塔里木地区早古生代海平面波动特征:来自地球化学及岩溶的证据 [J].
鲍志东 ;
金之钧 ;
孙龙德 ;
王招明 ;
王清华 ;
张清海 ;
时晓章 ;
李伟 ;
吴茂炳 ;
顾乔元 ;
武新民 ;
张宏伟 .
地质学报, 2006, (03) :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