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功能群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被引:87
作者
张文彦 [1 ,2 ]
樊江文 [1 ]
钟华平 [1 ]
胡中民 [1 ]
宋璐璐 [1 ,2 ]
王宁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氮; 磷; 化学计量学; 功能群; 温性草原; 高寒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氮(N)和磷(P)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发育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而植物氮磷(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N、P元素的系统研究将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的限制元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以涵盖中国北方温带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主要草地类型的草地样带为平台,通过系统采集该样带上132个采样点的33个主要优势植物叶片,分析了中国典型草地植物叶片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带上主要物种的N含量、P含量、N/P的均值分别为18.18±6.16 mg.g-1、1.25±0.64 mg.g-1和16.75±6.67。其中,N和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C3植物和C4植物的N、P含量无明显差异;双子叶植物、非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中生型植物的N、P含量分别高于相应的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非豆科植物、旱生型植物;C3植物、双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旱生植物的N/P分别高于相应的C4植物、单子叶植物、非禾本科植物、非豆科植物、中生植物。总之,高寒草地植物的N、P含量高于温性草地植物,但其N/P却低于温性草地。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潜在影响 [J].
吴建国 ;
吕佳佳 .
草地学报, 2009, 17 (06) :699-705
[2]   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研究进展 [J].
胡楠 ;
范玉龙 ;
丁圣彦 ;
不详 ;
廖秉华 .
生态学报, 2008, (07) :3302-3311
[3]   南昌市不同植物类群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 [J].
甘露 ;
陈伏生 ;
胡小飞 ;
田秋香 ;
葛刚 ;
詹书侠 .
生态学杂志, 2008, (03) :344-348
[4]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J].
任书杰 ;
于贵瑞 ;
陶波 ;
王绍强 .
环境科学, 2007, (12) :2665-2673
[5]   青藏高原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光合速率的比较 [J].
张法伟 ;
李英年 ;
李红琴 ;
王勤学 ;
杜明远 ;
赵亮 ;
汪诗平 .
草地学报, 2007, (05) :442-448
[6]   中国温带草地地上生产力沿降水梯度的时空变异性 [J].
胡中民 ;
樊江文 ;
钟华平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2) :1154-1162
[7]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41-153
[8]   Relevance of Plant Functional Types based on Leaf Dry Matter Content for Assessing Digestibility of Native Grass Species and Species-Rich Grassland Communities in Spring [J].
Duru, Michel ;
Cruz, Pablo ;
Raouda, Al Haj Khaled ;
Ducourtieux, Camille ;
Theau, Jean Pierre .
AGRONOMY JOURNAL, 2008, 100 (06) :1622-1630
[9]  
Nutrient resorption patterns of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in a tropical savanna: variation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J] . Jayashree Ratnam,Mahesh Sankaran,Niall P. Hanan,Rina C. Grant,Nick Zambatis.Oecologia . 2008 (1)
[10]   Lea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cross 753 terrestrial plant species in China [J].
Han, WX ;
Fang, JY ;
Guo, DL ;
Zhang, Y .
NEW PHYTOLOGIST, 2005, 168 (02) :37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