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分配性努力”——以中国国有银行体系为例

被引:2
作者
罗杰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分配性努力”; 不良资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强制性制度变迁催生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分利方的讨价还价和制度设计者的激励相容考虑共同导致了“分配性努力”的自我强化,使强制性制度变迁目标的实现在结果上以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为代价。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就是一个例子;其中沉淀的不良资产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各分利方“分配性努力”所达成的行为均衡,作为租值消散在该领域的累积,其数量可以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本的最小估算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腐败八论.[N].雅格布·斯文森;.21世纪经济报道.2006,
[2]   不良资产、税收与银行准入的开放 [J].
唐旭 .
经济研究, 2005, (07) :28-34+55
[3]   论经济制度的内在均衡 [J].
杨晓维 .
经济学家, 2002, (05) :56-61
[4]  
透视变幻中的金融市场.[M].易宪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