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水体pH控制条件下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磷的释放特征

被引:31
作者
袁和忠 [1 ,2 ]
沈吉 [1 ]
刘恩峰 [1 ]
孟祥华 [3 ]
王建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沉积物; 磷释放; 磷形态; pH;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缓冲溶液控制水体pH值,模拟研究了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扰动悬浮状态下水体磷的释放规律(48h),分析了实验前后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组成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H条件对沉积物磷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强酸性(pH=2.0)及碱性(pH=9.5,11.8)条件下皆利于磷的释放,但强酸性水体磷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而碱性水体磷呈持续释放状态;中性条件(pH=7.2)磷的释放释放作用不明显.磷释放达到稳定状态(14h)后,碱性条件下(pH=9.5,11.8)磷释放量为酸性(pH=2.0,4.6)及中性(pH=7.2)条件下的4倍以上.通过对比释放前、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组成可知,酸性条件主要为钙结合态磷的释放;碱性条件主要是铁结合态磷释放,部分可发生再沉淀,转化为钙结合态磷.研究表明,梅梁湾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的解析是沉积物磷的主要释放源,是水体内源磷增加的重要贡献者.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J].
朱广伟 .
湖泊科学, 2008, (01) :21-26
[2]   中国湖泊水域中磷形态转化及其潜在生态效应研究动态 [J].
黄清辉 ;
王磊 ;
王子健 .
湖泊科学, 2006, (03) :199-206
[3]   江苏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及解决途径 [J].
范成新 ;
羊向东 ;
史龙新 ;
徐道清 ;
张泉荣 ;
吴朝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18-223
[4]   五里湖与贡湖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有机质、总氮和磷形态分布研究 [J].
王圣瑞 ;
赵海超 ;
周小宁 ;
楚建周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11-14
[5]   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磷形态分布研究 [J].
张路 ;
范成新 ;
池俏俏 ;
王建军 ;
秦伯强 .
地球化学, 2004, (04) :423-432
[6]   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变化 [J].
黄清辉 ;
王东红 ;
王春霞 ;
马梅 ;
王子健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2) :20-23
[7]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8]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J].
范成新 ;
张路 ;
秦伯强 ;
王苏民 ;
胡维平 ;
张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760-768
[9]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J].
汪家权 ;
孙亚敏 ;
钱家忠 ;
巫建光 ;
潘天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6) :738-742
[10]   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J].
王晓蓉 ;
华兆哲 ;
徐菱 ;
赵闯 ;
吴重华 .
环境化学, 1996,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