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季海口市一次气溶胶粒子污染事件特征及成因解析

被引:16
作者
符传博 [1 ,2 ,3 ]
唐家翔 [1 ,3 ]
丹利 [2 ]
陈有龙 [1 ,3 ]
机构
[1] 海南省气象台
[2]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 PM2.5; HYSPLIT模型; 气象条件; 海口市;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71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口市在2013年12月份发生了一次气溶胶粒子污染事件.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对此进行诊断,发现海口市PM2.5在12月9日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在11日达到该污染时段的最高值(日平均为87.96μg·m-3),同时与能见度有一定的负向关系.分析表明,前期(7—9日上午),污染物主要以本地排放为主,而后期(9日中午到11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输送作用有密切关系,后向轨迹分析也表明后期海口市大气污染物可能来自珠三角地区.分析发现,气象背景场为这次气溶胶污染事件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500 h Pa高度场冷空气活动偏北,925 h Pa高度场的暖中心控制,形势稳定,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近地层更加稳定,低层风速偏小不利于近地面附近的污染物向外输送,水平风垂直切变偏弱有利于污染物在近地层堆积,其变化趋势与PM2.5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人禾 ;
李强 ;
张若楠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27-36
[2]   海南岛地区大气输送和扩散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张振州 ;
蔡旭晖 ;
康凌 ;
吴彬贵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2) :281-289
[3]   成都城区PM2.5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张智胜 ;
陶俊 ;
谢绍东 ;
周来东 ;
宋丹林 ;
张普 ;
曹军骥 ;
罗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1) :2947-2952
[4]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曹伟华 ;
梁旭东 ;
李青春 .
气象学报, 2013, 71 (05) :940-951
[5]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 赵秀娟,蒲维维,孟伟,马志强,董璠,何迪.环境科学. 2013(02)
[6]   上海秋季典型大气高污染过程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J].
周敏 ;
陈长虹 ;
王红丽 ;
楼晟荣 ;
乔利平 ;
陈宜然 ;
李莉 ;
黄成 ;
陈明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1) :181-188
[7]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
[8]  
北京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J]. 于兴娜,李新妹,登增然登,德庆央宗,袁帅.环境科学. 2012(04)
[9]   全国大气扩散输送模态与区划研究 [J].
霍庆 ;
蔡旭晖 ;
宋宇 ;
谢绍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360-366
[10]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