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111
作者:

曹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梁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李青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雾霾过程;
阶段性特征;
影响因子;
相对湿度;
PM2.5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北京地区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资料对2009年11月3—8日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雾霾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期以霾为主,中期发展为雾霾交替,后期随着相对湿度减小再次转换为霾并最终消散。边界层逆温是低能见度过程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最终决定雾霾低能见度强度。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是决定能见度大小的两个关键影响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体现出阶段性特征。大部分时段PM2.5浓度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当能见度小于1 km时,能见度变化更多受相对湿度影响。不同的情景计算表明,控制PM2.5浓度对于改善本次过程的能见度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能见度资料的深度分析——兼论高时间分辨率地面观测资料的应用
[J].
毕凯
;
王广河
;
毛节泰
.
气象,
2012, 38 (02)
:220-227

毕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王广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
三年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温度廓线的精度分析
[J].
刘红燕
.
气象学报,
2011, 69 (04)
:719-728

刘红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一次深厚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和生消物理机制
[J].
杨军
;
王蕾
;
刘端阳
;
李子华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98-1006

杨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
[J].
刘熙明
;
胡非
;
邹海波
;
曹晓彦
;
窦军霞
.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1174-118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曹晓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窦军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5]
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的特征分析
[J].
李江波
;
赵玉广
;
孔凡超
;
何丽华
;
张艳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7)
:15-23

李江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赵玉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孔凡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何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张艳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6]
北京一次大雾天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生消机理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J].
何晖
;
郭学良
;
刘建忠
;
金华
;
娄淑娟
.
大气科学,
2009, (06)
:1174-118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娄淑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
一次罕见的平流辐射雾过程的特征
[J].
濮梅娟
;
张国正
;
严文莲
;
李子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776-783

濮梅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张国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气象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
[J].
颜鹏
;
潘小乐
;
汤洁
;
周秀骥
;
曾立民
.
气象学报,
2008, (01)
:111-119

颜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潘小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汤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曾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9]
南岭山地一次锋面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
[J].
邓雪娇
;
吴兑
;
唐浩华
;
范绍佳
;
黄浩辉
;
毛伟康
;
叶燕翔
.
高原气象,
2007, (04)
:881-889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唐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浩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毛伟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叶燕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10]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
[J].
王京丽
;
刘旭林
.
气象学报,
2006, (02)
:221-228

王京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刘旭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信息网络中心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