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的特征分析

被引:40
作者
李江波
赵玉广
孔凡超
何丽华
张艳刚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台
关键词
连续性大雾; 环流特征; 天气概念模型; 逆温;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10.07.003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FNL(Final Analysis)客观分析资料,对华北平原1999—2008年9次连续4d以上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的统计特征、环流背景、温湿场特征、成因及雾区分布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过程具有渐发性、稳定性、雾种类多样性、能见度日变化不明显等特点;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绝大多数发生在纬向环流的背景下,少数发生在经向环流背景下;连续性大雾通常有很深厚的逆温层,湿度场空间结构大多呈"上干下湿"的特点;一次连续性大雾过程的结束绝大多数因为强冷空气入侵带来的逆温层破坏、地面风速加大所致,少数因为较强降水发生所致;雾区的分布和地面形势关系密切,根据地面气压场,给出了以下几种雾区分布的天气概念模型:高压前部型、锋前低压型、均压场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及逆温特征分析 [J].
吴彬贵 ;
张宏升 ;
汪靖 ;
张长春 ;
于莉莉 ;
刘彬贤 ;
解以扬 .
高原气象 , 2009, (02) :258-267
[2]   一次罕见的平流辐射雾过程的特征 [J].
濮梅娟 ;
张国正 ;
严文莲 ;
李子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776-783
[3]  
天津南部地区平流雾过程塔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王兆宇,于莉莉,刘彬贤,解以扬.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8(01)
[4]   华北平原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J].
李江波 ;
沈桐立 ;
侯瑞钦 ;
孔凡超 ;
王山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6) :819-827
[5]   北京一次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及成因探讨 [J].
熊秋芬 ;
江亓军 ;
王强 .
气象科技, 2007, (06) :781-786
[6]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马学款 ;
蔡芗宁 ;
杨贵名 ;
刘还珠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95-803
[7]   2007年初一次雪后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曹治强 ;
方翔 ;
吴晓京 ;
李小龙 .
气象, 2007, (09) :52-58
[8]   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成因分析 [J].
何立富 ;
陈涛 ;
毛卫星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4) :340-350
[9]   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特征 [J].
何立富 ;
李峰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160-168
[10]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一次大雾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J].
董剑希 ;
雷恒池 ;
胡朝霞 ;
肖稳安 ;
张晓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2) :1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