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空间特征

被引:11
作者
郭晓明 [1 ]
赵同谦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地表沉陷; 土壤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焦作矿区韩王矿沉陷区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耕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区比较,沉陷区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赋存特征及微生物类群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沉陷区表层(0~5 cm)、上层(5~10 cm)、中层(10~20 cm)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均明显减少,而下层(20~40 cm)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升高。沉陷区表层、上层土壤细菌数量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分别降低了20.64%和13.17%,而放线菌数量所占比例分别升高了20.69%和12.66%。沉陷区表层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5%、17.5%、22.0%、35.3%、20.4%和5.4%。不同沉陷部位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部分酶活性指标空间异质性显著(p<0.05)。沉陷区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对照区均具有不同的垂向分布特征。表明采煤引发的地表沉陷使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导致沉陷区耕地退化、生产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837 / 28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J].
王健 ;
高永 ;
魏江生 ;
代海燕 ;
方彪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52-55
[2]   采煤塌陷对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研究 [J].
吕晶洁 ;
胡春元 ;
贺晓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S1) :152-156
[3]   土壤质量的酶学指标研究 [J].
张玉兰 ;
陈利军 ;
张丽莉 .
土壤通报, 2005, (04) :598-604
[4]   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 [J].
卞正富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2) :89-94
[5]   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J].
李娟 ;
龙健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02) :90-93
[6]   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 [J].
范英宏 ;
陆兆华 ;
程建龙 ;
周忠轩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44-2152
[7]   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保护技术 [J].
张发旺 ;
侯新伟 ;
韩占涛 ;
杨会峰 ;
宋亚欣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3) :67-70
[8]   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 [J].
黄铭洪 ;
骆永明 .
土壤学报, 2003, (02) :161-169
[9]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土壤质量生物指标的研究 [J].
胡曰利 ;
吴晓芙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51-53
[10]   国外工矿区土地复垦动态研究 [J].
高国雄 ;
高保山 ;
周心澄 ;
金燕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1) :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