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被引:47
作者:
邓仁菊
[1
,2
]
范建新
[1
,3
]
王永清
[1
]
金吉芬
[4
]
刘涛
[4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3]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4]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火龙果;
半致死温度;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抗寒性;
D O I:
10.13592/j.cnki.ppj.2014.0417
中图分类号:
S667.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为试材,设置6、4、2、0、–2、–4和–6℃7个处理温度,以未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温度处理12 h后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进行验证;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枝条的REC和细胞膜伤害率(MIP)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LT50在0.347–1.031℃之间;在LT5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枝条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ro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LT50及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分析,火龙果抗寒力大小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742 / 1748
页数:7
相关论文